top of page

在可是之前,聽見直覺


ree

去制約溫柔小森林系列.對齊篇/直覺的提醒


那天我出門去圖書館。天色漸漸暗下來,心裡閃過一個念頭:「天好黑,會不會要下雨了?」

接著腦子補了一句:「還好我有叫室友先把衣服收進來。」然而下一秒,「可是」就出現了:「可是現在還沒下雨啊,要不要先去拿個包裹,再回家呢?」

最後,我選擇相信身體第一個閃出的聲音,直接回家。短短三分鐘的路程,剛到家門口,天空立刻劈下了傾盆大雨。

就在那一刻,我突然同感到:在人類圖中,對於直覺權威設計所說的那股直覺,其實總是這麼短暫。只是我們常常還沒來得及聽清楚,就被「這個可是」拉走了。


直覺權威的一閃而逝

在人類圖裡,直覺權威的特性,就是那個稍縱即逝的提醒。

它沒有邏輯理由,不會告訴你「因為所以」。

它多半透過身體感官閃現:一種來自恐懼或危險感的快速感知,並且以「戰、逃、僵」的反應機制作為保護機制。

它來得快,去得也快。


問題是,大多數時候我們不是「聽不到直覺」,而是被「可是」拉走了(你也可以想像成那個「BUT」)。

比方說:

「可是,這樣會不會太浪費時間?」

「可是,我平常都走這條路的啊?幹嘛要改?」

「可是,現在看起來不像會下雨啊?」

這些「可是」通常不是身體的真實,而是頭腦的慣性:害怕錯誤、想要效率、追求控制。


ree

怎麼避免被「可是」帶走?

要學會跟隨直覺,其實不是要更努力聽,而是開始留意:自己怎麼在心裡跟自己說話。


1 停留一秒鐘

當直覺閃過時,先停下來,別急著回應腦袋的「可是」。

2 感受身體的回應

問自己:「此刻身體是放鬆還是緊繃?」真正的直覺,往往伴隨篤定感與清晰感。它會像是一個安全的警示聲──提醒你該跑,或者該停。

3 允許沒有理由的行動

嘗試把直覺的訊號當作生活實驗的一部分,事後再觀察,而不是當下急著給出理由。

4 回饋與修正

記錄下來:「今天我聽到什麼直覺?有沒有被『可是』拉走?」這能幫助你逐漸看見自己的模式。

ree

小小來個收尾

這天的雷雨,替我上了一課。雖然我不是直覺權威,卻因為習慣觀察身體的狀態,而能感受到身體與大腦之間的拉扯,也因此更能體會直覺權威設計的朋友,可能會遇到的卡關之處。

直覺權威並不神祕,它只是生活裡隨時可能閃現的一個提醒。真正的挑戰,不是怎麼找到直覺,而是怎麼在「可是」出現之前,先聽見那個聲音。


你是否也常常遇到「直覺閃過 → 腦袋立刻說可是」的情況?

歡迎在留言裡分享你的故事喲。


去制約之路,keep going…

留言


©2025 by 鏡觀其變 Magic Mirror Human Design.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