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搜尋


投射者的光,真的能照進別人生命裡
.投射者的秘密系列文章. 從三年前開始提供人類圖教練課的服務後, 有時候,我會在某個普通的晚上, 突然收到學生的訊息。 像昨天,那位陪我走過半年去制約之路的顯示者夥伴, 突然對我說: 「小美,我想跟你分享一件神奇的事情……」 她說自己又陷入了老問題。 羞愧、自我批評、那種「我就爛」的迴圈。 以前只要遇到這個,她就會被強大的焦慮漩渦捲住, 卡到不能呼吸、不能動筆、不能前進。 但這次不同。 顯示者的她,想起我曾經對她說過的: 「你做的大部分事情,其實都在回應焦慮。 真正需要被看見的,是那個一直被你遺留下來的自己。」 於是她停下來了。 是真的停下來。 不是勉強,不是硬撐,也不是假裝沒事。 她開始散步、開始讀書、開始傾聽身體想告訴她的聲音。 然後,她寫了一封信, 給那個二十幾歲、焦慮到睡不著的自己。 她說,寫完的那一刻,彷彿有什麼鬆開了。 接著,她自然地開始查資料、動手做作品集。 不是逼自己,而是 身體願意了。 讀到這裡,我心裡暖了一下。 原來我曾經說過的那些話、陪她走過的那些日子, 真的進到了她的生命裡。 那些不是立即開花的語句, 而是深藏在心底的小種
鏡觀其變
16小时前


身體比我更誠實
《身體帶我回家|第 1 集》 週三小劇場 · 投射者 × 去制約 × 身體覺察日記 有時候,不需要發生什麼大事。透過一個肢體擁抱、一隻手的觸碰、甚至一句話的回應,就足以讓身體把真相輕輕說出來。 那種真相不會劇烈、不是震驚、也沒有情緒爆發。 通常是安靜的、細微的、甚至小到你差點忽略。 有時,像是某一秒呼吸突然變淺,肩膀不自覺抬高,後背發緊,手肘微微內旋,腳掌在對方靠近時悄悄後縮;或是在看似冷靜的瞬間,下巴往後縮緊了一下。 那不是「害怕」,而是身體還感受不到安全感。 某部分,像是身體在說: 我知道妳想放鬆,但我還沒準備好。 我知道妳願意信任,但我還需要一點時間。 在不知道怎麼放鬆之前,我需要自己保護好自己。 而那一天,在探戈教室裡,就是這些微小的身體訊號,悄悄揭開了我以為自己早已跨過的那一道門。 我以為我把自己交給對方,但身體並沒有 練習時,舞伴溫柔地說:「妳可以信任我,可以把自己交給我。」 當時的我毫不遲疑地說:「我有,我真的有。」 但下一秒,他輕輕碰了碰我的肩膀與手肘,那是一種非常具體、非常誠實的指出: 「可是,妳的身體沒有。」 那一刻不是批判,
鏡觀其變
1天前


情緒空白與情緒權威的共在練習
期待有天,我們都能學會,不急著修正,也能彼此理解。 有時候,我們在互動裡以為彼此靠得很近, 可能,其實是在兩種截然不同的波動裡。 像我,屬於情緒權威。 感受總是先動,推動著我,才在過程中慢慢說出來。 當我說感覺到「酸酸的」、「被觸動」,那其實是一種情緒的釋放。 是情緒浪潮裡的一個氣泡, 從深處升起,破裂、消散、在釋放後,讓我鬆一口氣。 若對方是情緒中心空白的設計, 那個氣泡很有可能會被誤以為是警報。 感受到立刻的緊張,想去「修正」氣氛。 他不是排斥情緒,而是害怕那股浪潮會捲走自己, 開始失去秩序。 情緒空白,只是需要透過事件與對話,重新定義情緒 對情緒空白的人來說, 外界的情緒像空氣一樣, 有時,像一陣風就這麼吹來, 能感受到,但不是自己的。 曾經,當我跟朋友提到,某些她的回饋讓「我覺得酸酸的」時候, 她所聽到的,不是「被感動的酸」,而是「是不是我讓妳不舒服了?」 對情緒空白的人來說, 習慣開始整理、找解決方法, 因為那是情緒空白設計所熟悉的方式: 理性、實際、負責任。 通常,情緒空白的朋友會希望透過提供解決方法、分析現狀讓我「好起來」,...
鏡觀其變
10月20日


當投射者彼此相遇:感受不表演,也能被愛的時刻
.投射者的秘密系列文章. 期待有天,我們終於學會,不必努力成為誰,也能被真正邀請。 有時候,投射者與投射者的相遇, 不是喧鬧的火花,而是一種安靜的辨識。 那種感覺像是: 有人終於在擁擠的能量場裡, 看見了對方不在表演、也不在努力的自然樣子。 那份被看見的當下,帶著一種暖暖的溫度, 不是被讚賞的 high 感,而是一種細微的「嗯,我懂」。 懂你為什麼不想一直忙碌著應對外界; 懂你其實更喜歡單純地在旁邊觀察,感受自己的節奏。 那是一種投射者之間最純粹的認出。 不只是邀請,是「不被打擾」空間感的尊重 當兩個投射者相遇時, 邀請往往不是一種打擾,一句明確的「來吧」, 而是來自能量場之間的靜默同意: 「你在這裡就好。」 投射者的能量是如此的穿透性,讓我們彼此都知道被干擾的感覺: 一種被催促的急躁、 一種被期待的責任、 一種被誤解的「該做得更多」。 所以當對方的氣場讓你能安心坐下、 不需要急著回應,不需要被看作有用, 那份不被打擾的互動,本身就是一種邀請。 投射者的邀請是被看見,並不是被濫用 投射者的我們在人生旅途中,一定都經歷過那種「功能性的被需要」。.
鏡觀其變
10月16日


原來,我比自己以為的,更值得被看見
- 投射者的秘密系列文章 - 睡醒,打開信箱,收到 Leela 給我《兒童發展分析師認證》期末回饋的信。 原本她說因為夏季排程比較滿,回饋會晚一些,我也沒特別期待它會是什麼樣子。結果,一點開,看見五頁密密麻麻的PDF,字句裡全是熱情、溫暖,還有那種「我真的讀懂你了」的感覺。...
鏡觀其變
8月4日


讓節奏自然發生,是投射者一輩子的功課
分享一段我自己有趣的小卡關。 也許有人跟我一樣,常常覺得: 「不前進,好像就不對?」 「是不是該做點什麼,證明自己有價值?」 最近發現,原來這種焦慮,其實可以不用逼自己。 完成兒童發展的結業後,開始在想: 接下來是不是該推動一些兒童發展相關的專案,讓更多對人類圖有興趣的家長...
鏡觀其變
7月14日


空下來的時候,我就想逃
空白能量中心議題系列文之8 投射者與空白頭腦邏輯中心的日常對齊練習 最近,我發現自己有個習慣。 每當感到空白、無聊、失去目標時,我就會打開機票網站。 旅行,曾經是我最快找回「生活感」的方式。 只要飛到另一個國度,就像開始了另一段人生。...
鏡觀其變
7月3日


耗盡與保守間,重新練習對齊自己的節奏
去制約溫柔小森林系列・對齊篇(二) 投射者最常卡在的地方,不是沒有人邀請,而是:「我到底能不能做?我撐得住嗎?這值得嗎?」 這些問題沒辦法靠頭腦回答。 我花了三天時間,用身體去找答案。發現答案不是「做不做」,而是,有沒有對齊。...
鏡觀其變
6月30日


五年流光 / 讓情緒流動,讓真實透光 / 第二篇:原來,我一直都在等待認可
有時候,我會突然想起幾年前的自己,那個在社群裡小心翼翼地貼文的我。每一篇都仔細斟酌、認真打磨,發文後還會忍不住觀察誰按了讚、誰留言了、誰看了卻沒反應。明明告訴自己「我只是想分享而已」,心裡卻始終留著一絲渴望——希望被看見、被認同、被喜歡。...
鏡觀其變
5月8日


投射者的光,不靠比較來定義
有些情緒,是靜靜地湧上來的。 不是那種大張旗鼓的風暴,而是像一股輕柔卻頑強的潮水,悶悶地卡在胸口與胃之間。呼吸變淺了,思緒開始打結,連自己都說不清,為什麼只是這麼一點小事,就讓心這麼不舒服。 這些天,我遇到一個讓人感到困惑的情境。...
鏡觀其變
4月24日


開工第一天,感受如何?從人類圖類型來看你的順流指標
2025新春初六,即將迎來開工的第一天(好啦,我知道有許多夥伴不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,還沒初五就開工,辛苦囉❤️),不管是充滿鬥志,還是懷疑人生,這一天的感受都透露著自己的能量狀態喲。 透過人類圖類型,檢視自己在「準備上班前、上班時、下班後」的能量流動,看看你的生活是否順流?...
鏡觀其變
2月2日


投射者的天賦並不在於追求量,而是在於質和深度
在這個追求高效率與速度的時代,常被要求要做到:要做得多、做得快、又要做得好,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。然而,對於投射者而言,一昧的滿足普世價值所設定的追求,反而會讓我們偏離原有設定好的天賦與力量。 對於投射者的價值,不在於做得多,而在於深入洞察、精準引導,與產生深遠影響力。...
鏡觀其變
1月15日


意志力空白設計:學會接受讚美的力量
接受讚美,聽起來簡單,但對很多人來說,這卻是一個需要練習的功課。作為意志力空白設計的投射者,這更是一段走向自我接納的旅程。 有次,一個朋友約我喝咖啡。我們聊著天,隨手拍了一張咖啡的照片。她忽然看著我說:『哇,妳好會拍照喔!』當下的我愣了一下,回道:『還好啦,你真會稱讚人。』...
鏡觀其變
1月5日


投射者,找到非你不可的小天地
親愛的投射者,請允許自己在生活中找到那個「非你不可」的小天地。 作為投射者,我們擁有看見、指引他人的天賦,能輕鬆洞悉他人行動中的模式與細節,並提出有效的建議。例如,我們常能快速察覺,某件事情如果這樣做,會更省力、更高效,或在哪個時間點執行會更恰當。...
鏡觀其變
2024年12月10日


投射者觀察日記 Day 1
好久沒跳舞了呀,我的腳這麼跟我說著,我的腦也這麼附和著。這個情緒從一個月前就不斷升溫,行李也在兩個禮拜內,看著各個城市的溫度改變,改了又改,看見19-49多麼的想要在有限資源下,滿足自己,以及空白薦骨多麼的想要順便帶一件什麼…...
鏡觀其變
2024年11月8日


從他人目光中脫身:投射者的內在對話與情緒自由
這半年來,持續地進行內在對話,終於找到了一個屬於投射者的核心感受: 「把時間投注在你熱愛的事物上,別在乎別人的想法,重點是你自己怎麼想。」 我一直知道這點很重要,但直到今天才真正掌握它。到底是什麼一直絆住我? 心理學的啟發與內在探索...
鏡觀其變
2024年10月20日


空白薦骨的秘密:投射者的能量觀察與自我覺察
親愛的投射者們, 你知道空白薦骨設計的特質? 空白薦骨設計(包括顯示者、投射者、反映者三類),對於外界能量的變化非常敏感。特別是投射者,擅長將焦點放在他人身上,經常能察覺到身邊的人是否疲累、是否需要休息,甚至提醒別人補充能量、吃東西或喝水。然而,有趣的是,我們卻常常忘了觀察...
鏡觀其變
2024年9月28日


去制約過程,察覺是key
Leela親子教養線上課程中,聽見她提到關於去制約的狀態,突然覺得好有感。 關於去制約,她提到: “The process of deconditioning is that we become aware of a little bit of our...
鏡觀其變
2024年9月16日
bottom of page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