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搜尋


投射者 × 去制約旅行日記 × 開場
週三小劇場.身體帶我回家系列文章 這六年,我一直以為療癒是一件「往內走」的事。 但這次旅行,我才第一次真正感覺到,原來,那條回家的路,是從身體開始的。 不是從頭腦開始。 不是從努力開始。 不是從「想通」開始。 而是從那些微弱、但真實得不能再真實的身體訊號開始。 一口被放慢的呼吸。 一個突然鬆下來的肩膀。 一個願意停留一秒鐘的擁抱。 一個不再用力討好人的眼神。 一個卸下偽裝的小小表情。 一個被聽見的瞬間。 那時我才明白~那些我以為自己做不到的,其實都是頭壓住了身體的聲音,不是身體給不出答案。 我的身體比我聽話、比我勇敢、比我誠實、也比我成熟。 它知道節奏,知道邊界,知道如何保護自己、也知道如何打開。 它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安全,什麼只是習慣。 它一直都知道。 原來,是頭腦忘記了。 它怕犯錯、怕麻煩、怕被看清楚、怕把真實的我交出去。 而身體,一直靜靜等我。 這次生日的 20 天旅行,我看見一件事 我不是喜歡慢,我是需要~被聽見。 被舞伴聽見、被城市聽見、被宇宙聽見、也被自己的身體聽見。 當我被聽見的那一刻,我突然變得好自在。 不需要表演、不用討好、也沒必
鏡觀其變
3天前


透過身體,來體驗生命
理解,是頭腦的事。 感受,是身體的事。 而去制約,是讓兩者再次相遇。 ~個體人流日讓身體好有感 學習人類圖、研究「去制約」的過程, 總是讓我愛不釋手。 我觀察到, 在去制約的路上,我們常以為要先「懂得更多」。 但其實,很多時候, 「回來感覺」比「努力理解」更重要。...
鏡觀其變
10月9日


空下來的時候,我就想逃
空白能量中心議題系列文之8 投射者與空白頭腦邏輯中心的日常對齊練習 最近,我發現自己有個習慣。 每當感到空白、無聊、失去目標時,我就會打開機票網站。 旅行,曾經是我最快找回「生活感」的方式。 只要飛到另一個國度,就像開始了另一段人生。...
鏡觀其變
7月3日


每天種下一顆覺察的種子,開啟去制約之旅
很多人以為,去制約,是一件困難又遙遠的事情。 好像必須一夜之間蛻變成另一個人,好像必須徹底打破所有過去,才能重新開始。 但事實是,去制約,不是一次性的破壞與重建,而是每天輕輕地,種下一點點覺察的種子。 不需要立刻改變自己 當你在生活裡,開始注意到: -...
鏡觀其變
6月2日


五年流光 / 讓情緒流動,讓真實透光 / 第三篇:那些沒有哭出來的委屈,變成了胃痛
第三篇:那些沒有哭出來的委屈,變成了胃痛 那是一種很難用語言說明的悶。 不是劇烈刺痛,也不是脹氣,而是介在兩者之間的某種「揪著」的感覺。 像是身體某處一直用力、撐著,像一顆緊握的拳頭放在胃的位置。即使沒有吃壞東西,即使躺著也不會減緩,只有深呼吸的瞬間,能稍微讓那股沉重慢慢散...
鏡觀其變
5月15日


五年流光 / 讓情緒流動,讓真實透光 / 首篇:起點的那一面鏡子
起點的那一面鏡子 五年前的我,問了自己一個問題: 「魔鏡啊魔鏡,我是誰?」 這個提問,像一道裂縫,悄悄劃開了我的人生大哉問。而後,即踏上了一段既陌生又熟悉的旅程,最終落腳於這個名字: 「鏡觀其變」。 當時的我,只是單純地想記錄下自己在學習人類圖過程中,一點一滴的觸動與掙扎。...
鏡觀其變
5月5日


五年流光 / 讓情緒流動,讓真實透光 / 引言
願這些流光片段,成為一點點微光,照亮你當下正在經歷的森林路。願你在每一次停下腳步時,都能輕輕地對自己說:「謝謝你,還在這裡陪著自己。」
鏡觀其變
5月2日


投射者的光,不靠比較來定義
有些情緒,是靜靜地湧上來的。 不是那種大張旗鼓的風暴,而是像一股輕柔卻頑強的潮水,悶悶地卡在胸口與胃之間。呼吸變淺了,思緒開始打結,連自己都說不清,為什麼只是這麼一點小事,就讓心這麼不舒服。 這些天,我遇到一個讓人感到困惑的情境。...
鏡觀其變
4月24日


不是因為妳乖,而是妳值得被看見
~給每一個把身體放在最後、總是先照顧別人的我們 我聽見她了,那個總是貼心的內在小孩 Nunu 昨晚原本有場固定的kizomba舞會,平常的我大概會準時出現在那裡,跳幾支舞、流點汗,然後帶著餘韻回家。但昨天的我完全動不起來,頭脹、身體沉重。我傳了訊息給主辦說我不舒服,決定乖乖...
鏡觀其變
4月21日


空白薦骨的焦慮察覺練習:今天,你有好好停下來嗎?
身體很誠實,它會在你假裝沒事的時候,悄悄告訴你:該慢下來了。 這趟旅程的後半段,唇皰疹、感冒、喉嚨卡卡……以前我會很快就切進「要怎麼調養、怎麼解決」的模式。但這次,我停下來,真的,停下來,讓它說話。 旅行回來的那天,全身疲憊得像是洩了氣的氣球,旅程時冒出來的感冒與唇皰疹聯手...
鏡觀其變
4月19日


當空白中心學會擁抱靜止,我不再害怕無聊
去首爾旅行的這十天,我終於明白:為什麼我那麼怕「無聊」? 我總以為這次首爾的十天,會像以前一樣,有點累、有點跳舞、有點吃美食,然後就這麼結束。但沒想到,這趟旅程最後竟然帶我走進了一段,關於「內在小孩、孤單,以及無聊恐懼症」的深層記憶。 出發前的不安,原來不是單純的「太久」...
鏡觀其變
4月15日


理解迴路:用邏輯理性創造更順暢的未來
「這樣做真的行得通嗎?」 「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可以讓事情運作更好?」 如果你經常這樣想,總想找到更有效的做法,或者從錯誤中尋找解決辦法,那你很可能擁有「理解迴路」的思維方式。 什麼是理解迴路? 如果你的設計中有這些閘門(63、4、17、62、7、31、5、15、9、52、1...
鏡觀其變
2月10日


感知迴路:為什麼答案總在事後才浮現
「有些事情,當下不明白,過了一陣子,才猛然發現~啊~原來是這樣。」 這種突然開竅的瞬間,是否曾在你的生活中出現?或許是某次旅行,或是某個平凡的午後,當你與朋友聊著天,忽然一個靈感閃現,讓你對某件事有了全新的理解。 這,就是「感知迴路」的魔法,一種透過生活經驗,慢慢領悟的方式。...
鏡觀其變
2月6日


開工第一天,感受如何?從人類圖類型來看你的順流指標
2025新春初六,即將迎來開工的第一天(好啦,我知道有許多夥伴不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,還沒初五就開工,辛苦囉❤️),不管是充滿鬥志,還是懷疑人生,這一天的感受都透露著自己的能量狀態喲。 透過人類圖類型,檢視自己在「準備上班前、上班時、下班後」的能量流動,看看你的生活是否順流?...
鏡觀其變
2月2日


2024年的關鍵字.連結
2024年的關鍵字,對我來說是「連結」。 它不只是與他人建立關係,而是一次與自己內心世界的深度對話。從「陪伴別人」到「陪伴自己」,我發現,當內心的連結逐漸清晰,外在的關係也變得更有溫度。 相較於去年,花更多時間在自己身上。如果硬要算的話,還沒接觸人類圖的我,專注在別人的時間...
鏡觀其變
2024年12月31日


關係中,我們都需要看見彼此的不同,並學會尊重
你有沒有試過,只想吃個梨子,卻搞得像參與了一場實驗? 中午與老爺之間發生的對話,讓我發現自己又不一樣。有別於以往會感到心累的反應,這次的我只覺得好笑到不行,怎麼會有這麼有趣的反應。 從伊斯坦堡回國後,因為當地人喜愛抽煙而開始不停咳嗽。這週兩次回診,原本的過敏變成了感冒,因為...
鏡觀其變
2024年12月27日


投射者觀察日記 Day 1
好久沒跳舞了呀,我的腳這麼跟我說著,我的腦也這麼附和著。這個情緒從一個月前就不斷升溫,行李也在兩個禮拜內,看著各個城市的溫度改變,改了又改,看見19-49多麼的想要在有限資源下,滿足自己,以及空白薦骨多麼的想要順便帶一件什麼…...
鏡觀其變
2024年11月8日


從他人目光中脫身:投射者的內在對話與情緒自由
這半年來,持續地進行內在對話,終於找到了一個屬於投射者的核心感受: 「把時間投注在你熱愛的事物上,別在乎別人的想法,重點是你自己怎麼想。」 我一直知道這點很重要,但直到今天才真正掌握它。到底是什麼一直絆住我? 心理學的啟發與內在探索...
鏡觀其變
2024年10月20日
bottom of page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