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白薦骨的焦慮察覺練習:今天,你有好好停下來嗎?
- 鏡觀其變
- 4月19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身體很誠實,它會在你假裝沒事的時候,悄悄告訴你:該慢下來了。
這趟旅程的後半段,唇皰疹、感冒、喉嚨卡卡……以前我會很快就切進「要怎麼調養、怎麼解決」的模式。但這次,我停下來,真的,停下來,讓它說話。
旅行回來的那天,全身疲憊得像是洩了氣的氣球,旅程時冒出來的感冒與唇皰疹聯手,就像身體在大聲抗議:「夠了,你該休息了。」
隔天睡醒,去讓按摩師幫我舒緩旅途的疲憊感,療程結束後,按摩師對我說:「你的身體真的很緊耶,好像一直很努力想要變得更好。」
他說,那種肌肉的緊繃不是單純的姿勢不良或疲勞,而是一種「從內而外的撐住」,像是有個聲音一直在對我說:「你要快一點變好」、「你不能鬆懈」、「再努力一點就會到達你想要的狀態」。
那一刻,我忽然困惑了。
按摩師的那些話,像是一把鑰匙,讓我慢慢意識到,那些藏在身體裡的壓力,其實來自於:我一直以為,我要更好、更快調整自己,才能繼續往前走。

原來我把「想變好」活成了一種焦慮
我以為那是對自己的期待、對生命的積極,但這次旅行,身體卻用一連串的訊號告訴我:
- 乾燥缺水的皮膚
- 爆發的唇皰疹
- 跳舞後回不來的疲勞
- 好幾個晚上,怎麼睡都睡不飽
它們都在說:「你太急了。」
我不是沒看到自己的狀態,而是,我還沒學會相信:不需要那麼用力,也會有成長發生。

空白薦骨的焦慮察覺練習:今天,你有好好停下來嗎?
作為一個投射者的我,曾經花了快一輩子的時間,都在試圖跟上這個世界的節奏,一個以「生產」、「效率」、「快速變好」為驅動的節奏,努力的讓自己輸出產能,展現自己也可以發光發熱。
但身為投射者的設計,從來不屬於那個節奏。
空白的薦骨設計,當沒有處於覺察模式時,就會很容易沾染他人的能量,想跟著別人一起「做點什麼」、想證明自己也能「持續產出」、甚至連放鬆,都下意識的想要跟別人一樣,做得「正確」。
曾經以為,這些焦慮來自於我的表現還不夠好,應該試圖做得更好。然而,直到我開始學會聽懂身體的語言,才慢慢看懂空白能量中心們,很容易被外界制約推動著:
我的空白邏輯中心,總是想要確認眼前這條路「有沒有邏輯」、「是不是對的」、「未來會不會有效」而感到焦慮。
我的空白直覺中心,會在每一個停下來的瞬間,擔心自己犯錯、錯過什麼、沒準備好,甚至對不確定的明天產生一種深深的不安感。
我的空白薦骨,會在沒有覺察時,被他人持續投入動能的那股「不停歇」牽著走,一邊累,一邊還自責自己「怎麼這麼容易累」。

可以慢下來沒關係,是我送給自己的禮物
這次旅程後,身體透過疲憊和生病告訴我:不是我做錯了什麼,而是「走得太快了」。
我的內在需要時間和空間,接住自己的感受,不是再逼自己進步,而是練習放鬆、練習覺察,並對自己說:「我其實已經夠好了」。
對投射者而言,不是事情做完了才能休息,而是休息本身,就是一種與內在對齊的力量。
所以,讓我們開始練習著問自己:「今天,我有好好停下來了嗎?今天的我,是用自己的節奏在生活嗎?還是又偷偷踩回了別人的節奏?」
身為投射者的你,最近的身體,有沒有用什麼方式提醒你:該慢下來了呢?
留言跟我分享吧,讓我們一起練習不需要透過一直『做』,來證明自己的價值。
去制約之路,keep going…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