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搜尋


為什麼投射者的「非自己」會是「苦澀」?
有人問我說,為什麼投射者的「非自己」會是「苦澀」? 面對抗拒,被別人拒絕的苦澀,我想,大概只有投射者能夠了解了。 (投射者,我們需要肥厚的同溫層哎~) 從小累積的苦澀量,挺高... 在家裡環境中,期待成為一個能夠幫忙家裡成員的一份子,投射者的內心都是希望能夠幫助身邊的人,以...
鏡觀其變
2020年11月15日


投射者,睡前還是早點躺床吧
開始去制約實驗的第一步,就是開啟察覺力。開啟的察覺力之後,是不是能夠100%的遵照自己應該運行的模式下去做,就是一大考驗了。 投射者的睡眠得提早放電 身為投射者,從小就被顯示者及顯示生產者環抱下成長,根本不知道每天需要在還不覺得累的時候就上床睡覺,「不知節制」的我(薦骨中心...
鏡觀其變
2020年11月5日


投射者的等待,是甜美不苦澀的
上了Mary Ann先前「一夜一類型線上工作坊。投射者之夜」後,突然記起三年前與好朋友一起出遊的經歷。其實當時,挺不愉快的。 雖說旅行沒有什麼奇怪的摩擦,或者是行程與自己預想的不符,要說讓自己感到不開心,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人緣是不是很差啊,大概就是以下幾點:...
鏡觀其變
2020年7月8日


別把期待放心中,直接討論來溝通
最近,常在腦中閃過「了解對方的圖越多,是否需要妥協越多?」 目前小結:「別期待別人會做出你所期待的反應,因為對方永遠不是你。」還是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,「等待被邀請&等待情緒清平後,想做再做。」 前幾天心情很是浮躁,看了人類圖的家族人的通道(尋求支持),仔細思考自己與社會人相...
鏡觀其變
2020年6月8日


透過「等待」,來發掘時間給自己的「禮物」
自從與自己約定,要依循人類圖所學開始做出正確的決定後,即踏上了去制約的實驗之旅。第一個大實驗,大概就是在工作上「等待邀請」了。今晚,再次證明實驗又成功了。 認識自己的朋友大概都知道,在2019的六月,毅然離開待了五年多知名奢侈品行銷一職,品牌的光環,平穩的薪水,同業中坐二望...
鏡觀其變
2020年6月6日


等待,會創造能量的積蓄
「等待,會創造能量的積蓄。」 看到Ra對Mary ann的建議時,心頭有些酸,已算不出自己有多少次的時候,是主動發起的,也慢慢感受的到,主動發起需要耗掉的能量,對投射者來說,有多麼多。 對於能量類型的投射者,很容易讓自己變成生產者一樣生活,而不小心發起的模樣,就像顯示生產者...
鏡觀其變
2020年6月4日
bottom of page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