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年流光 / 讓情緒流動,讓真實透光 / 第三篇:那些沒有哭出來的委屈,變成了胃痛
- 鏡觀其變
- 19分钟前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
第三篇:那些沒有哭出來的委屈,變成了胃痛
那是一種很難用語言說明的悶。
不是劇烈刺痛,也不是脹氣,而是介在兩者之間的某種「揪著」的感覺。
像是身體某處一直用力、撐著,像一顆緊握的拳頭放在胃的位置。即使沒有吃壞東西,即使躺著也不會減緩,只有深呼吸的瞬間,能稍微讓那股沉重慢慢散開。
直到那刻才意識到,身體真的會說話,只是我一直沒有聽見。

撐著也要完成的那種習慣,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?
曾經以為,這樣的緊繃,是理所當然的。
剛出社會的前十年,都是在加班狀態,緊追著死線內趕案、準備簡報、壓縮睡眠完成交付。即使身體很疲累,還是習慣邊深呼吸、邊打字,邊想著:「再一下就會完成了。」
有一種哪來的責任感控制著我,一旦有人表現出需要幫忙的樣子,我就會忍不住跳出來說:「交給我吧。」
那時候還不懂,為什麼身體會這麼累。只是單純覺得,這世界的節奏就長這樣。

老闆的一個眼神、同事的一句話,都是壓力的開關
投射者的我,有許多空白中心。
直到學會觀察能量場後,才明白自己「為什麼總是這麼累」。因為聚焦在外的投射者,容易忽略自己所承載的壓力,同時,無意識地吸入別人的焦慮、期望,與不屬於我的節奏。
老闆有點猶豫,我就會想著可能這個版本的內容不夠好,再換個角度切入看看;同事只要提一句「啊……今天不確定趕不趕得完」,我就馬上接口:「沒關係,那你明天下班前給我就好。」
明明會壓縮我後續的處理時間,為什麼,總是別人的困難要優先?
明明我也很累了。明明我的時間也很寶貴。

小時候的我,也是這樣壓抑著
從很小的時候起,我就是個胃不太好的孩子。
明明容易消化不良,還常常被家人打趣說:「你都胃不好了,還吃這麼胖?」
現在想想,應該是壓力胖吧(笑)。
進入職場後,看中醫、吃調理腸胃的中藥,一直是好了又調的狀態。直到那一次失眠,讓我第一次感受到「這些身體的訊號,原來都是我不願承認的情緒。」
那不是突然才出現的,而是從小以來,累積很久的情緒沒有出口,只能轉進身體裡,被封存在胃裡。

那一次,身體讓胃痛逼我停下來
半夜又醒來的那個早晨,身體緊繃的無法躺平再次入睡,決定靜靜坐在客廳,把手放在胃的位置。
試著讓自己深呼吸放鬆,但不知道為什麼,眼淚突然湧上來了。沒有明確的畫面,只有一種……很深的悲傷,在胸口轉著,吐不出來,也吞不下去。
直到下一刻,我的腦海浮現了一個畫面。一個皺著眉的小女孩,淚眼汪汪地看著我。
她沒有大哭,只有不停抽噎著說:「你知道我很不喜歡壓力嗎?為什麼總是讓我處在壓力中呢?」
那是我很久很久以前的自己。是我的內在小孩。
記憶打開的瞬間,我回到了那些被壓抑的場景
那晚,我靜坐在黑暗的客廳裡,一邊流淚,一邊浮現了好多記憶的片段。
四歲的獨照裡,討厭拍照的我,面無表情地站在吊橋上,配合著出門就要照相留念,只記得很不舒服卻又無法說出口。
那次,媽媽急著出門,把手帕隔著牽我的手,催促著我走快一點。我很努力跟上,卻哭著不知道,是不是我太慢了讓她不耐,還是……她不想碰我的手汗。
無數次,在不喜歡的遊戲裡勉強自己配合,在被排擠的邊緣裝沒事,在被同學欺負時假裝「其實我不在意」。
從小,我就很怕自己太真實會惹人嫌。久了,就真的忘記自己真正的感受是什麼。

聽見身體的聲音,壓抑會累積在身體
「你從來沒有問過我,想不想做那些事。」她說。「你總是覺得我們不夠好。」
那天,我一邊哭,一邊在心裡對她說話。
「對不起,讓你撐了那麼久。」
「從現在起,我會開始練習,把你放在第一順位。」
「你以後可以不用撐,不用討好,也不用再壓抑自己。」
那天清晨,當我重新張開眼睛,身體的胃部竟然像是被鬆開了。我好久沒有感受到這麼深的呼吸了。

當我試著把目光拉回身體,情緒才有出口
這年,我學會了一件重要的事:
「情緒,不只是需要被看見,更需要被疏通。而看見本身,就是一種轉化的開始。」
很多時候,身體已經發出訊號,只是我們還不習慣傾聽,總以為那只是累、只是壓力、只是沒睡飽、只是欠磨練。
但其實,是我們不敢停下來、不敢誠實感受。
此刻的我,深呼吸的擁抱了自己,眼眶又濕了。不是因為難過而紅了眼眶,是一種不再嚴厲對待自己的鬆動。
原來,允許自己脆弱的那一刻,就是回家的方向。
去制約之路,keep going...
如果你喜歡這一系列文章,歡迎訂閱電子報,一起溫柔前行。
你也可以分享給你心中的那位投射者,讓他知道:你不是孤單的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