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年流光 / 讓情緒流動,讓真實透光 / 首篇:起點的那一面鏡子
- 鏡觀其變
- 3天前
- 讀畢需時 5 分鐘
已更新:2小时前

起點的那一面鏡子
五年前的我,問了自己一個問題:
「魔鏡啊魔鏡,我是誰?」
這個提問,像一道裂縫,悄悄劃開了我的人生大哉問。而後,即踏上了一段既陌生又熟悉的旅程,最終落腳於這個名字:
「鏡觀其變」。
當時的我,只是單純地想記錄下自己在學習人類圖過程中,一點一滴的觸動與掙扎。但後來才發現,「鏡觀其變」這個名字,有著我尚未察覺的雙重含義:
▍鏡子:透過人類圖這面鏡子,看見那個被遮蔽、但始終在等待被看見的自己。
▍靜觀其變:不再急著改變,而是學著在變化中陪伴自己,慢慢成為那個本來就是自己真實的模樣。
這是一段旅程的開始,也是一種生活態度的重新練習:溫柔地看見自己,緩緩地接受靠近,誠實地活在當下。

為了記錄當時的心情,我在2020年5月31日寫下了這段文字:
第三階人類圖學習告一段落&開始吧!我的活體實驗計畫! 仔細回顧這段期間的學習,就像電影各章節緩慢揭開,看見自己與環境、人與人之間的制約,也看見內心底層,為了求存而妥協與拉扯的過去。 第一階課程時,我熱情地向身邊朋友解說能量中心和類型,帶著一種想要幫助、卻也夾雜著雞婆和賣弄的衝動,自以為掌握了答案,自顧自地告訴他們該怎麼做、怎麼成為更好的自己。 第二階課程時,我開始意識到:所知道的,只是冰山一角。學習越多,越明白未知的浩瀚,也開始學會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與節奏,明白自己能給的,不是答案,而是尊重、理解與陪伴。 第三階課程時,看著自己的人類圖設計,才發現這些年,我都在當一個偽生產者啊! 「明明是投射者,卻總是硬撐著做完所有事;明明是1/3設計,卻老想證明自己必須要完美無瑕。」過往的苦澀終於淡去,內心的明暸,讓我第一次感到,自己不再無助了。 肯定的是,三爻的設計裡,那種獨愛碰撞、喜歡用經驗撕碎理智清單的狂想,終於被我溫柔地擁抱。 我對自己說: 「我的人生,不再由你(大腦)作主。我將試著活在當下,讓內在權威來決定方向。這個旅程可以有你同行,但只能坐在後座,陪我一起感受沿途的風景。」 開催,我的活體實驗,從了解過去的自己開始,不再執著於未來的期待,只求真實體驗每一個當下。
回看這段話,仍會感受到情緒的澎湃。那時的我,雖然迷惘,卻帶著一種純粹的勇氣,走進未知、決定相信自己。
這篇文章,就從這裡開始,從那面鏡子,與那一份對話,寫給五年前的我,也寫給現在想踏上去制約之路的你。

走上人類圖去制約之路的那年
那是一段開始於「好奇」,卻轉向「看見自己」的旅程。
2019年底,是第一次踏入人類圖的世界。那時的我,就像是拿到一本說明書,興奮地想要拆解每一個人的結構。大量收集身邊朋友的圖,見一個講一個,熱情地分享當時所知道的一切,與非自己模樣的debug。
但那時候不知道的是,我的熱情裡,其實藏著一點「急躁」與「貪心」。
急著變好,貪心的想要獲得更多的知識,那時候剛唸完三階課程,理論越聽越多、越來越清楚的同時,心裡卻也越來越模糊。明明知道了很多,卻更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懂了。也因此,我決定繼續投入四階課程,進入分析師訓練,原本的初衷很單純的只是想更深入地看懂自己。
等到七階完成,正式拿到分析師執照,我才真正看見現實的模樣:
「知道」並不等於「活出來」。那些進入頭腦的知識,還需要透過實作、透過身體與情緒的真實經驗,才知道這個系統到底適不適合我。
而那兩年,我持續舉辦人類圖的主題活動,在與不同人互動、分享的過程中,就越來越清楚地看見:同樣的知識,應用在不同的人身上,會激盪出全然不同的感受與結果,而時間的熟成,也能讓人逐漸調頻成自己當下ok的模樣。
也正是這樣,我才真正相信:這是一條不動手做,就無法體會的奧妙之旅。

「實驗」這件事,並不輕鬆
那幾年,我很努力想要做「對」每個選擇。
我開始練習「投射者等待被邀請」,可是一邊等,心裡一邊焦躁的質疑:如果沒人來邀請我怎麼辦?那我是不是永遠都沒機會了?
我常常懷疑這個策略真的有用嗎?難道不主動就永遠沒有收穫嗎?
尤其在那個剛進入自媒體世界的時間點,「主動經營」幾乎是大家共同的信仰,而我卻開始學著停下來。那段時間的我,既期待又焦慮不安。

有時候,懂得越多,越不知道怎麼做自己
我發現我可以一字不漏地,講出定義中心與空白中心的差別,也可以娓娓道來情緒權威的運作方式。
但我的情緒權威呢?我自己的等待週期呢?我有在聽身體的實際感受嗎?情緒對於我,是什麼樣的重要性?
如果只是照著書做,卻沒有停下來感受身體的反應與回饋,那一切就只是形式。為了做而做,怎麼知道這些步驟,真的是自己的答案?
有一陣子,我開始抗拒與人分享單純的人類圖知識理論,覺得自己說了那麼多,如果無法以身作則,多麼虛偽:當我總是說情緒權威要「覺察情緒波」,但我自己卻在每次低潮時,卻只是想忽略沒有動能的狀態,好繼續自己能夠「維持穩定輸出」的狀態。這到底算什麼?

那一年,我開始放下要「做對」的執念
我不再逼自己每一篇貼文都要有價值、每一場分享都要讓人驚豔。我開始說實話:
我今天沒有靈感。
我現在正在情緒波裡。
我不確定這樣做對不對,但我正在學著尊重自己的步調。
當下,其實我需要的,就是透過時間讓自己消化曾學到的知識,對我來說,我怎麼感覺,也就是從這裡開始,我真正走上了「實驗」的路,看見去制約是什麼。

真正的實驗,是從活成自己開始
這篇文章,寫給那一年勇敢踏上旅程的我,也寫給正在起步的你。
如果你現在正處於混亂、焦慮、不確定的階段,請你記得:
這不代表你做錯了,而是你正在啟動一場從知識走向生命的轉變。
願我們在每一次練習等待、每一次面對自己脆弱的片刻裡,都能溫柔地說:
「沒關係,我還在學,但我願意繼續走。」
去制約之路,keep going...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