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費力的身體:生病時的歸零練習
- 鏡觀其變

- 6月30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▏去制約溫柔小森林系列・歸零 ▕
在動彈不得裡,聽見身體說的話
這五天因為生病,在床上的時間多了許多。
當我無力反抗,只能接受自己生病、動彈不得的狀態時,反而開始慢慢感覺到這段時間浮現的各種情緒。討厭、無奈、恐懼,還有深深的無力。
隨著病程一點一點推進,到了第四天,我躺在床上,連抬手的力氣都沒有。那一刻,在煩人的情緒底下,沈澱出一種不一樣的狀態。
鬆了。
身體徹底放鬆,像是回到了一種「歸零」狀態。不再掙扎,也不再對抗。
也許,正是在這樣的妥協裡,我第一次真正體會到:原來,生活可以不必那麼費力。

有時候,生病也是身體的強制執行
當我們在日常裡習慣撐住、咬牙、勉強,身體會用自己的語言提醒我們停下來。
如果我們不肯主動歸零,它就替我們安排一場強制的關機與重啟。
不是報復,而是一種深層的保護機制。
是為了讓我們看見:我累了,該停一停了。
這讓我想起這兩週上的費登奎斯課程。
透過對角線牽引與微小動作,身體學會鬆手,放掉那些以為非用力不可的施力點。
原來,有些緊繃並不必要,有些出力只是習慣。
而現在,躺在床上的我,真切體會到那份「不費力」。
是來自於全然妥協於床面,交付給地心引力的自己。
就在這看似無所能為的時刻,有一道久違的微光閃現。
不是靠意志力重新振作,而是源自歸零後的鬆動。
只有在妥協之後,某些新的感覺才會浮現。被看見,被觸碰。
當我真正接受身體正經歷的一切,頭腦也安靜了下來。
不再執著追問「為什麼會生病」。不再對抗。
時間彷彿也跟著鬆開,把原本以為會難熬的時光,悄悄地帶走了。
於是,我專心陪伴那個生病、苦兮兮的自己。
細細察覺每一處不舒服,在能力範圍內給予溫柔的照顧。
原來,身體是那麼強大啊。
即使難受、虛弱,它仍那麼認真地在呼吸、在活著。
想到這裡,我深深被自己感動著。
有時,什麼都不做的當下,才是真正與自己好好在一起的時刻。

給投射者的回饋
我想想,在人生的經歷中,或許不必總是等到病倒累暈,才允許自己停下來。
如果身體其實早已悄悄發出訊號,
那麼,下次是否可以更早一點回頭看看它?
請在還沒斷電之前,就主動按下暫停。
不再死撐。不再逼著自己往前衝。
你可以,隨時為自己喊停。
因為真正的休息,從來不是懶惰。那是一種對身體的回應。
每一次鬆開、每一次停下,都是一次對那個總是向外看的自己,一個深深的擁抱。
去制約之路,keep going...

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