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總想快一點,才能安心去

已更新:6月30日

ree

制約溫柔小森林系列.節奏篇


有沒有發現,身為空白薦骨的設計,總是下意識地加快腳步?

睜開眼就開始盤算等等要做什麼,走路快、說話快、連休息時,腦袋都沒停下來,還在想著下一步。好像只要慢下來,就會跟不上別人的腳步,就會失去些什麼。於是,我們學會了在高速緊湊節奏中,安慰自己說:

「再撐一下,把這個做完就可以休息了。」

「快一點,才不會讓人等、讓人失望。」

但這麼快,心真的是踏實的?

ree

不敢慢的自我催促

在這個「效率至上」的世界,慢,是一種跟不上的風險;而快,是一種偽裝的安全感。

尤其是薦骨中心空白的設計,常常會在別人的節奏裡,自動跟上,一邊累得要命,一邊又覺得「我是不是還可以再多撐一下?」

而三爻人生角色的設計,本就走在一條嘗試與錯誤的路上,不是筆直的高速公路,而是山路、森林與未知的泥濘地。

但卻老是要求自己「一次就要走對」、「不要浪費時間」,這種對速度的焦慮,說到底,是對自己的不信任。

ree

我也曾覺得慢是一種拖延

曾經很怕被說成「不夠認真」、「沒效率」、「不夠積極」,每一次慢下來,都感到內疚;休息時,都覺得自己落後別人。

我甚至用「已完成的清單」來衡量一天的價值,但清單劃掉越多,疲累的身體卻讓心的感受變得空虛。

直到有一段時間為了趕進度,在生活中安排好多的代辦事項,及忙著想要壓縮自己的時間,疲累的身體告訴我:「你再這樣下去,我就不陪你走了。」

那一刻,我把原本要處理的事情全都放下,只是閉上眼睛,讓腦子試著安靜,去感受身體的緊繃,無力與無奈感襲來。

這時,我才意識到,我從來沒有真正信任過自己,能夠在舒服的節奏下,完成一切困難的任務。

ree

去制約,是讓節奏回到自己手上

薦骨空白的設計,很容易受到週遭環境與人群節奏的影響,渴望獲得動能的驅使,讓我們不自覺的想要從做很多事情中,獲得存在的價值,因而習慣活在環境驅動的節拍裡,甚至連「想休息」都要找理由。

但生命的節奏,不該是急於完成別人給的任務表,也不是專注於開始到結束的點到點,是去感受,在每個點之間的in between,從內在孕育出來的生命律動。

越催促,越焦慮;越焦慮,越迷失方向。

去制約,就是從「快點完成」的焦慮中退出,回到「我此刻需要什麼」的聆聽裡。

慢一點,不是落後;

慢一點,才能開始看見,自己真實的想望。


ree

小小練習|今天,我的節奏是誰的?

今天,可以問問自己:

- 我今天急著完成的事,真的急嗎?還是只是我不想讓人失望?

- 我是否給自己設定了太多「該在今天做完」的目標?

- 如果我不用證明自己夠快,我今天想多留意些什麼?


請在日常提醒自己,當我們慢下來,不是因為放棄了前進,而是因為願意在生命的流動中,選擇一條更適合自己的路。


如果你也總是覺得「快一點才有安全感」,停下來就焦慮;

如果你曾經懷疑自己是不是「走得太慢了」,請跟我一起慢下來。

一起走進這座安靜的小森林,讓節奏不再是責任,而是找到回家的路。


去制約之路,keep going…

留言


©2025 by 鏡觀其變 Magic Mirror Human Design.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