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身體帶路,讓自己對齊
- 鏡觀其變

- 6月19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6月30日
去制約溫柔小森林系列・對齊篇

以為會累垮,結果身體撐住了我。
從禮拜一開始,我一連三天參加了瑜珈課。週二早上上了十二週費登奎斯課程的第一堂課,晚上結束瑜珈後,還去了探戈練習會跳了一小時。
我以為身體會撐不住。
我曾經對那些運動後的酸痛感非常抗拒,也在學習人類圖的過程裡,明白作為投射者,很容易陷入一種極端:不是不小心過度投入體能,就是提前預設會耗盡能量,於是選擇不做、不開始。那時候我很努力學習如何保護自己,避免「撐過頭」,避免活在別人的節奏裡。這份保護是誠懇的,也有其必要,只是,它也慢慢變成了一種預設立場。
還沒做,就先告訴自己:
「這樣會很累吧?」
「我應該不喜歡吧?」
結果是,好多事情,還沒開始,就已經在心裡拒絕了。

這三天的身體經驗,動搖了我的舊認知
尤其是週二上午那一個半小時的費登奎斯課,讓我感到非常震撼。老師引導我們慢慢躺下來,去感受身體與地板的關係,感覺重量、緊繃與鬆開,感覺呼吸如何穿過身體,如何施加最少的力量,找到自己的軸線,找到從地面上升的支撐。
我第一次那麼具體地體會到:「原來身體也需要對齊。」
不是用力把自己撐起來,而是順著地板的力量與呼吸的節奏,讓身體自己找回平衡。
從一個動作的出發,到回到原位的過程,我突然感受到:「啊,這不就是生活嗎?」
我們總以為生活的重點是抵達、是完成,但其實那個 in between,從開始到結束之間的這個過程,才是真正觸碰外在世界與回應自己身體的地方。
我還記得,當課程結束、我從地板上坐起來的那一刻,我真切地感受到:「天啊,我的身體好重。」
站起來需要力氣,但不再是拚命撐起自己,而是用雙腳真正「支撐」我,用最省力的方式撐住自己。
那一刻,我驚訝地意識到:原來我做得到。我原來就擁有這股力量,只是過去的日子太快、壓力太重,讓我忘了。

這份覺察很深地觸動了我
當天晚上,我抱著這樣的身體感去參加探戈練習會。我發現,我的每一個舞步都踏得更穩、更扎實。腳步不再是追趕拍點,而像是在地板上長出根來。身體與身體之間的連結,也不再那麼焦躁,而是信任著彼此可以互相支撐。
說實話,我仍然會在結束後感到痠痛,甚至在隔天早上醒來時忍不住在心裡詛咒人(哈,如果不是為了把堂數消化掉,也不會瘋掉連上三天課XD)。
但我開始明白,這種痠痛不是「身體撐不住」的證明,而是我正在練習與身體重新對齊的訊號。
這次我也更清楚地看見:我是個情緒權威的投射者。只要我確認,這些活動是我的情緒真的想去嘗試的,那麼不管當下的能量有多少,我都能度過,甚至能在過程中享受其中。那份渴望,不是頭腦的「應該要做」,而是一種深層的願望,像潮汐一樣來到我的身體。
而身為直覺中心空白的我,更是時常困在「怕累、怕受傷」的預期裡。但我正學習,不再用過去的經驗去框住現在的自己。我開始知道,當我放掉那些舊有的想法、允許身體去感受情緒所引導的方向時,那些情緒,其實是在保護我、支持我、帶我走向適合的節奏。

它們不是障礙,而是讓我對齊下一步的方向感。
與其說我曾經是為了保護身體才選擇不做,現在的我更願意說:
「我願意再試一次,看看身體現在會怎麼回應。」
而這一次,我發現,身體不但撐住了我,還溫柔地告訴我:
「你可以的,慢慢來,我在這裡。」
感謝實踐人類圖邁入第六年的自己,這一路走過看過的風景,讓我對未來所帶來的體驗,滿心期待。
去制約之路,keep going…

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