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發展分析解讀服務.開啟
- 鏡觀其變

- 8月7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「用人類圖,重新理解孩子,也陪伴自己」,是我所想要強調的親子互動重點。
最近有幾個夥伴開始詢問,是否可以了解兒童開發分析會聊到的面向,我想了想,用簡易的方式讓大家理解,這份解讀過程,這不是教父母親怎麼「教孩子」,而是陪父母親一起理解:「可以怎麼更舒服地跟孩子們相處?」
透過了解每個孩子不同的模樣,引導孩子做自己,也讓家長們回到自己的節奏。
這份諮詢,適合誰?
想更了解孩子的天生設計,找到教養的節奏與方法;
希望理解孩子的行為背後,其實在傳達什麼訊號;
想知道,自己的能量場如何影響孩子?如何放下內疚與焦慮?
想給孩子一個「不被催促、不被誤解」的成長空間;
想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,理解「小時候的我」,也走一段自我接住的路。

我們可以一起聊聊的:
1|你家孩子,現在在哪個成長階段?
每個歲數的孩子,在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身心節奏喲。
我們可以一起看看:
你家孩子目前在「發展任務」上正在經歷什麼?
他需要什麼樣的空間,才能自在成長?
你的生命階段,是否也正在進行重要轉折?
2|孩子為什麼「總是跟我想的不一樣」?
每個孩子跟世界互動的方式不同。
有些孩子內向觀察,有些孩子外向行動;有些孩子需要被邀請,有些孩子自己就想衝。
我會陪你理解:
孩子是怎麼用自己的節奏生活的?
你們怎麼找到「陪他慢慢來」的方法,不硬碰硬?
3|怎麼幫助孩子「聽見自己」?
當孩子說「我不要!」或「我不知道!」
你知道他是真的不想,還是其實不知道怎麼表達?
我們會一起來練習:
怎麼讓孩子學會感覺自己身體的自然反應。
家長怎麼學會提問、等待,而不是急著下指令。
4|孩子的學習節奏,真的跟你不一樣
有些孩子是感官型學習,邊玩邊學;有些孩子需要有規律的計畫表。
有些孩子吃飯、睡覺的節奏,也跟大人想的不一樣。
我們可以討論:
怎麼不「上緊發條」,讓孩子自己找到節奏?
飲食、作息、學習,怎麼配合他的方式慢慢來?
5|孩子的個性,天生就有他的樣子
你的孩子是:
喜歡確認事情的「小偵探」?天生被期待的「小領袖」?還是容易藏起自己想法的「觀察者」?
我會告訴你:
怎麼幫助孩子發揮特質,學會保護自己
哪些時候該讓他勇敢說不,哪些時候可以多一點鼓勵
6|孩子有時候的行為,其實是在「回應你的能量」
有些孩子過度討好、過度急躁,是因為不小心「接收了大人的情緒」。
我們可以一起看看:
你的壓力感、情緒起伏,會怎麼影響孩子?
孩子有什麼時候會在模仿你的焦慮?
怎麼一起學會「互相放過」,給彼此多一點空間

再次重申,我從人類圖領域看見的親子教養,不是教你怎麼「教孩子」,而是陪你一起理解,怎麼能夠更舒服地與孩子相處。
當我們能夠讓孩子做自己,也就更能夠去感受到身為父母親,如何回到自己的設計,讓能量能夠健康的相互影響。這是多麼美的事。
如果你也跟我一樣,正在學習「如何穩住自己」這件事,想從人類圖的角度理解自己的教養模式、能量場與情緒流動,歡迎來找我聊聊。
陪你一起搞懂自己的設計,看見陪伴孩子的方法,也陪伴自己。
去制約之路,keep going…

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