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探戈裡的臣服與去制約

ree

去制約溫柔小森林系列文章.臣服篇


在一次探戈舞後的聊天中,得到了舞友的分享,他說:

「在探戈裡,最難的或許是三件事:信任、放鬆、音樂性。」


這句話讓我停下來思考。


頭腦懂,身體卻還不懂

在學習探戈的過程中,我們都知道身體要「放鬆」、要「傾聽共舞者並跟隨一同律動」、要去感受「音樂性」。


頭腦雖懂,可是身體常常很誠實:

就好像明明知道要放鬆,肩膀卻依然僵硬緊繃;

就好像明明知道要聽音樂,卻還是不自覺的搶拍。


這一刻,我開始感受到這當中的些微區分,在於:

或許「懂」只是頭腦的理解,但「接納」,是連身體都能臣服於當下。


當身體不再抗拒,願意接納此刻所能呈現的質地,隨著音樂與擁抱去因應、去變動,那就是一種比頭腦更深的學習。

就像水流過石縫,不需要刻意用力,卻能自然找到出口。

ree

從理解到內化的過程

探戈的日常練習,就好像是引導我看見生活中的哲學,學習,往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轉折。這當中包含了:


  • 頭腦吸收:先在課堂或對話裡理解那些概念。

  • 身體沉澱:一次次的舞蹈覺察中,不斷嘗試、失敗、再嘗試;觀察身體的律動模樣,並將經驗回饋給頭腦,去看見理解與實際之間的落差。

  • 內化呈現:直到有一天,身體不再需要思考,就自然流露出信任、放鬆與音樂性。那時,身體已經完全接納,並順從自然韻律的流動。


這,就是去制約(deconditioning)。

從「應該怎麼做」的頭腦聲音,慢慢轉化成「自然會做」的身體狀態。

ree

去制約的真正意義

在人類圖裡,去制約也是如此。

Ra 說,去制約是一個七年的細胞更新過程。它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改變,而是一個緩慢的旅程。


去制約,是從「理解」開始:知道自己獨特的運作模式;

接著進入「接納」:承認那就是自己的挑戰,哪怕一度否定、抗拒、逃避,甚至覺得別人的設計比較好;

最後是「內化」:真正臣服於自身的特質,從而看見自己寶貴的存在價值。


這是一段從頭腦的學習,到身體的沉澱,最終活出那個原本就存在的自己的歷程。


而在生活裡,它並不是一個遙遠的理論,而是一個個當下的微小選擇:

當我放下「應該要」的頭腦聲音,去聽見身體的回應;

當我允許自己在舞池裡不完美,卻仍然真實;

當我慢慢學會信任自己的軸心,而不是急著迎合……


這些時刻,都是去制約。

ree

留下一個溫柔的邀請

或許你不跳探戈,但生活中,我們都在經歷這樣的轉折:

頭腦先「知道」一些道理;

接著身體慢慢學會「接納」那些瞬間;

然後在某一天,你會發現,自己已經自然地「活出來」。

這,就是去制約。

不是追求完美,而是卸下抗拒,讓真實慢慢透光。


也許我們的練習場不同,但我們都在同一條去制約的路上。願你也能慢慢與身體相遇。

你不孤單,我也正在練習著。或許,我們可以一起。


去制約之路,keep going...

留言


©2025 by 鏡觀其變 Magic Mirror Human Design.

bottom of page